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一些严重的胃部疾病密切相关,包括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和胃癌。因此,在体检中发现其存在,可能是一个早期警报,提醒我们关注胃部健康。
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?
幽门螺杆菌主要在唾液、牙菌斑、胃和粪便里,通过人的口腔或粪便传播,且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传染源。一是口口传播,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。家庭内传播,共餐时不使用公筷等是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。二是粪口传播,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,可令饮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门螺杆菌。三是母婴传播,不清洁的哺乳、口对口喂食、咀嚼后喂食、亲吻婴儿口唇或使用大人的餐具、吸管等都有可能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。四是医源性传播,侵入式检查如胃、喉镜,口腔、牙科、鼻腔的治疗等,都有可能造成感染。
感染幽门螺旋杆菌,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臭、反酸、嗳气、恶心、腹胀、上腹部疼痛等症状。但是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,所以仅仅靠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,并不准确。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幽门螺杆菌携带者,非常简单,来医院体检做个“吹气测试”即可。这种方法包括碳13和碳14两种,两者准确度都很高,可达95%以上。
体检检查幽门螺旋杆菌的注意事项:一是检查前需要空腹;二是检查前应停用抗生素(如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)、铋剂(如胶体果胶铋)等药物至少4周,检查前还应停用质子泵抑制剂(如奥美拉唑)至少2周,以免影响检查结果。
在体检中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,不必过于惊慌,规律治疗10~14天后停药1个月后再复查呼气试验就可以。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,我们能够更早地发现问题,更迅速地采取措施,保护自己的健康。除了科学的医疗手段外,个人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防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键。因此,在关注体检报告的同时,也别忘了关爱自己的身体,从小事做起,为胃部健康保驾护航。
|